2011年10月9日 星期日

管理之異同

1 聰明媽媽的信念

網路上,流傳著下列這個聰明媽媽教導其子女的小故事(作者佚名):

小蝸牛疑惑地問媽媽:“為什麼我們從生下來,就要背負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媽媽說:“因為我們的身體沒有骨骼的支撐,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這個殼保護安全!”

小蝸牛問:“毛蟲姊姊沒有骨頭,也爬不快,為什麼她不必背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媽媽說:“毛蟲姊姊變成蝴蝶之後,天空會保護她啊!”

小蝸牛問:“可是蚯蚓弟弟也沒骨頭,爬不快,也不會變成蝴蝶;為什麼他也不必背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媽媽說:“因為蚯蚓弟弟會鑽土, 所以大地會保護他啊!”

小蝸牛聽罷不自覺傷心地哭了起來說:“我們好可憐啊,天空不保護我們,大地也不保護我們!”

蝸牛媽媽見狀就用勇敢堅定的神情看著小蝸牛,並安慰他說:“所以我們自己有殼啊!我們不靠天,也不靠地,我們一切靠自己!”

中國人說:一切盡其在我;英美人說:It all depends on me.下文便是在闡述與論證這個“一切幸福,量力而為”的管理理念與諸多事例,以盡釋大眾對房產、就業、教育、以及買車等懸疑已久的經濟困惑。


2 評論經濟學家郎咸平博士的經濟理念

郎咸平博士曾經為文《中國人正在上的四大當,你上了幾個了?》一篇,因而在中國大陸激起一陣陣的驚濤駭浪與驚心動魄。他提出中國人正在上的四個大當分別為房產、就業、教育、以及買車。

雖然郎博士自有其觀察之標的與推理的工具,但是筆者仍無法完全同意其上文之論說;因為其論證仍被嫌不夠嚴密、周詳、與完備,所以其不能面面俱到而有失偏頗而遭責難。畢竟經濟學是社會科學的一種,尤有其局限性;因為經濟學不像物理或化學,所以其不能在實驗室裏進行嚴密的實驗控制來驗證其觀察與推理的結果。

經濟學涉及諸多人、事、時、地、物、數、質、為何(why)、與如何(how)等等的因素,所以它廣泛無邊,難以正確地解析,更難以一言正中標的。因此,對每一經濟事件(event),吾人須對相關之總體經濟現象與個體經濟現象旁徵博引,並多方驗證,俾可獲致較能令人口服心服因果關係與改善之道。

人不僅是自然的動物,而且是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科技、軍爭、以及管理的動物。吾人不談到經濟則已,一談到經濟即知:人創立並發展經濟之學。經濟之學既是經國濟民之總體經濟學,也是經實濟虛之個體經濟學。

各國政府發達國家經濟與各國人民繁榮國民經濟實為一體兩面與天經地義之事,世界各國之官民莫不戮力為之;各國經濟發展之時機,確實是時時不可失機;若發展時機一旦錯過,則千古之憾恨必永留心頭難揮霍。

各國政府發達國家經濟與人民繁榮國民經濟,彼此應相濡以沫,並應同舟共濟;如此為之,民富國強才能指日可待。事實上,各國政府之調理鼎鼐,分配資源,與福利人民,是其主要使命與目標;其人民亦應理性配合政府施政的舉措。各國政府施政或有錯誤或失當之處,應從善如流地速予改正,以免落人口實。

對於郎咸平博士所提出中國人正在上的四個大當分別為房產、就業、教育、以及買車,筆者認為其偏重於微觀的現象(例如個人本位主義的思慮云為),而忽略宏觀的考慮(例如群體公共利益優先於個人私有利益的多層面考慮與顧慮)。

姑不論郎博士對房產、就業、教育、以及買車的解析正確度有多少,至少他揭露若干的現象,俾供眾人省思。各國主政者應像上述蝸牛媽媽,兼聽則明,並知興替之所在;一般家長也應像上述蝸牛媽媽,以智慧心慎思明辨即可知舉措;一般成員也應像上述蝸牛媽媽,以平常心思慮云為即可。一切需要時間來沉澱,而時間會證明一切。

經濟學、經濟人、經濟事、以及經濟物之有用,在於其有效用(utility);若其無效用,則為廢學、廢人、廢事、以及廢物。

如上所稱,人也是管理的動物。對於郎咸平博士所提出中國人正在上的四個大當(房產、就業、教育、以及買車),我們嘗試從管理學的參與角度來看這些問題之適當解釋與解決。


3 實踐管理學家許詩玉博士的管理哲理與作為

從管理學的角度觀之,個人管理與組織管理至少應劍及履及地做到:對對原則與經濟原則。

筆者所定義之“對對原則”就是:個人或組織應選擇對(right)的人、事、時、地、物、數、質、與如何(how),並將之確確實實地做好(right)或處理好。否則,其必為“錯錯配置”、“對錯配置”、或“錯對配置”。

筆者所定義之“經濟原則”就是:個人或組織以小的資源投入(input)之後而能獲取大資源的產出(output),而不會發生不合理、不合情、與不合法之情事者,皆屬之;小的資源投入系指投入小的犧牲、代價、成本、或其他;大資源的產出系指獲取大的效果、報酬、利潤、或其他;資源種類可以包括人力、物力(含自然資源)、財力、情報、動作、以及時間等等。

就個體而言,房產、就業、教育、以及買車皆寓於效用(utility),因為效用能滿足吾人無窮的、再生的、與連續的欲望(wants);絕大化的欲望滿足程度,會使得吾人五臟六腑,像熨斗走過,無一處不服貼;並使得三萬六千個毛孔,像吃了人參果,無孔不暢快。

就總體而言,吾人購置房產、高興就業、接受教育、以及買車代步,皆可活絡經濟。如果每個人將所得窖藏於保險箱或銀行,而不投資或消費,那麼經濟逐漸萎縮、利息歸零、或幣值下降,吾人又如何發達國家經濟與繁榮國民經濟?吾人摧毀經濟後又如何面對後世子孫?


3.1 個人管理

吾人之生命與生活皆需妥善有效管理,以使此生滿足而無憾無恨。吾人只能活一次,沒有歲月可以回頭,更沒有資源可以帶走;因此,人生行樂與行善皆須及時有效管理。否則,空悲切,枉為人。如果其金錢在銀行、其股票住套房、而其魂魄在天堂時,那麼斯人之此生缺憾與遺恨仍然多多。

吾人此生應利用厚生。平凡的吾人,於百年之後,只會留下一堆白骨;較上焉者,可以多留下一些如立德、立功、或立言之類的價值或貢獻。

吾人此生不能虛度。此生若能夠長保健康平安愉快,很重要;若能無愧與心安理得,更重要;若能創造有意義、富價值、或夠貢獻的人、事、以及物,最重要。

只要一切皆靠自己,吾人將必恒然如此的心安理得;當有足夠的財富做合理、合情、與合法的消費,並且消費符合“對對原則”與“經濟原則”時,吾人就可購置房產、高興就業、接受教育、以及買車代步,以聊慰一生的功勞、苦勞、以及/或者疲勞。若功勞、苦勞、以及/或者疲勞不予適當慰勞紓解,吾人或有可能猝勞而一命嗚呼哀哉!那麼讀聖賢書做辛苦事有何意與何益?

房產、就業、教育、以及買車皆子女之所欲也;只要子女之要求合乎理情法,而且父母有能力供應時,那麼就有技巧地供應他們;也許他們利用這些資源之後能創造更大更佳的資源。

房產、就業、教育、以及買車皆自身之所欲也;只要自己對生活資材之要求合乎理情法,而且自己有能力供應時,那麼就有慷慨地對待自己;也許自己利用這些資源之後能創造更大更佳的資源。

吾人亦至少須知人生哲理:“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與“犧牲享受、享受犧牲”。

吾人亦至少須履行人生作為:多約束個人本位主義,不必跟風,也不必窮比,更不必炫富或卑貧,尤應多考慮群體公共利益優先於個人私有利益。

總而言之,一切皆靠自己,如此心安理得;若人而如此,則“富而好禮、貴而不奢、窮而樂道”之社會于焉鑄成。


3.2 組織管理

各國政府之設立,係為滿足其大多數人民之共同需要而存在的。各國政府與人民的當務之急是:時刻設法共同協力營造一個安居樂業的理想環境;這才是政府與人民結合的初衷。

食衣住行育樂,係各國人民之所欲也;只要民之所欲之基本欲望合乎理情法,且只要政府能透過公權力充分調度並分配資源,那麼官民就可協力利用資源並創造更大更佳的資源;若其皆能行之有恆且生生孳息,則其必能造就長久國泰民安的境界。

只要各國政府負責機關人員肯勤于手腦並用,並參考最佳管理實務,那麼在房產、就業、教育、以及買車等方面,必定永會有更妥善的政策與作業辦法來協助並規範人民滿足其生活所需。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