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現代企業管理既是商業爭戰的藝術與科學
所謂「科學」,就是將各種客觀的事實加以蒐集、整理、歸納、與解析,從而得到實證後一般公認的規則、法則、或結論。「科學」有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與應用科學等等分類。現代企業管理本身就是商業爭戰的偉大社會科學。
至於「藝術(art)」,其源自於拉丁文的ars;雖然它不同於数学、物理、與化学等科學,但是它訴諸於人文方面的思慮云為,例如美術、建物、雕刻、音樂、舞蹈、歌唱、詩文、書法、體育、搏擊、以及射騎等等的活動與作品。藝術是人類文明進化的結晶,也是彰顯集體或個體意識與情感的表現。現代企業管理本身就是商業爭戰藝術的偉大作品。
然而,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说:“管理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种实践”。既然其對「科学(science)」與「社會科學(social science)」的界說都分不清差別在那裏,那麼就遑論其他了。
二、現代企業管理是商業爭戰的理論與實務
現代企業管理源自軍事管理與宗教管理,但是「青出於藍,而更勝於藍」。現代企業管理講求商業爭戰的理論與實務,不可偏廢,因為管理是「知行合一論」而非「唯知論」或「唯行論」。
研究現代企業管理可以分為兩支:專攻管理的理論與專攻管理的實務。前者重管理理論的發展,而後者重管理實務的應用與實證研究(empirical study)。前者取得的博士學位是Ph.D. in Management;後者取得的博士學位是DBA (Docto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三、現代企業管理所擔任的角色是整合與融合
現代企業管理所擔任的角色是整合與融合,像水把三合土(沙、小石、與水泥)黏合起來一樣。這個管理的力量所造成的優勢,被稱為協同優勢(collaborative advantage)。
現代企業管理只是一門社會科學;雖然在一定的組織之下,現代企業管理可以直接管轄生物科技、資訊科技、太空科技、以及化學製造等等領域,但是這些領域仍是獨立而非為管理服务的。
然而,我依稀記得有人說,管理是科学的科学;也有人說,管理是科学皇冠上的明珠;更有人說,创立一切科学的目的都是为管理服务的。這些說法對於我而言都是太過華麗以致於失真了;讀者諸君可用自己的知識與經驗去進行獨立的判斷。
四、管理是有組織與有系統的學問
管理是有組織與有系統的學問。管理可以是個人管理,也可以是組織管理。組織管理可以是軍事管理,也可以是企業管理。企業管理可以專論高層管理,也可兼談中高層、中層、中低層、與低層管理。
企業管理可以再被細分為財務管理、會計管理、人事管理、總務管理、採購管理、驗收管理、倉儲管理、製造管理、品質管理、廠務管理、行銷管理、研究發展管理、資訊管理、知識管理、內部稽核管理、以及/或者內部控制管理。
管理是講求成本與效益的,而管理必須合乎「經濟原則」:所謂「經濟原則」就是以最小的犧牲、代價、或成本,獲取最大的效果、報酬、或利潤,而無不法與不經濟使用之情事。
我先淺顯簡單地說,「管理」就是個人或組織從一無所有、在無中生有、一直到富有不缺的整個規劃、執行、與監控等循環過程的觀念與作為。
我再細一點地說,「管理」就是個人或組織從一無所有,在無中生有,並對其所涉及的人、事、時、地、物、數、質、為何(why)、與如何(how)等等的要素加以調合,一直到富有不缺的整個規劃、執行、與監控等循環過程的觀念與作為。
我更詳細一點地說,「管理」就是個人或組織從一無所有,在無中生有,並對其所涉及的人、事、時、地、物、數、質、為何、與如何等等的要素加以調合(例如培育理念、利用資源、發展組織、建立制度、激勵人群、發揮強點、改進缺點、適應環境、抓住機會、避開威脅、制定謀略、彙整計畫、貫徹執行、利用厚生、研發創新、追求卓越、創造優勢、達績奪標、分享成果、重塑願景、以及履行社會責任等等),一直到富有不缺的整個規劃、執行、與監控等循環過程的觀念與作為。
上列要素的調合物(如建立制度)可以一層一層地說清楚。談「管理」是要講一般人能夠聽得懂的話。談「管理」不是講「天語」;「天語」就是一般人不能夠聽得懂的話,大概只有說者他自己聽得懂。
五、結語
總之,不談「管理」則已,但一談到「管理」,管理,當而已!「當」 就是適當、妥當、或允當的意思。
我們尊重所有古今中外在這個「管理」領域的人,尤其是在某一方面特好又極傑出的人士;雖然我們敬愛他們,但是我們更愛真理、實知、與聰慧!
最後,我們學「管理」是要學最經典有用的管理理論與最經濟實惠的管理實務,而不是學類似一些管理的垃圾或管理的笑話。到頭來,徒然浪費寶貴的資源而已。